【热点话题】全球气候变暖,我们能做的有很多。
宽泛科技专注为人工智能、影视后期、VR/AR/MR、视觉计算、虚拟化云计算、商务应用等行业客户提供基于深度学习、人脸识别、图像识别、视频分析、无人驾驶、医疗影像识别等硬件解决方案。
北极圈高温
前几天在看新闻的时候偶然看到了一张北极熊的图片,图中的北极熊瘦骨嶙峋,站在一块快要融化的浮冰上,新闻的标题更是让人触目惊心《北极圈出现罕见32℃高温!北极熊或在40年内灭绝!》
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和自然有关的现象,是由于温室效应不断积累,导致地气系统吸收与发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断在地气系统累积,从而导致温度上升,造成全球气候变暖。
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透过性,而对地球发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全球变暖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的生存。
另一方面,由于陆地温室气体排放造成大陆气温升高,与海洋温差变小,近而造成了空气流动减慢,雾霾无法短时间被吹散,造成很多城市雾霾天气增多,影响人类健康。汽车限行,暂停生产等措施只有短期和局部效果,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气候变暖和雾霾污染。
全球气候变暖已经到这样的程度了吗?
曾几何时我们还在呼吁减少空调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4次缔约方大会将于2018年12月在波兰举行,遏制气候变化相关话题持续升温。在这个会议将近的当口,似乎气候变暖已经变成了一个越来越无法控制的问题。
2018年夏天似乎整个地球都拉响了高温警报。
日本大部分地区持续高温,最高气温达41.1摄氏度,刷新日本高温纪录。持续的高温天气在日本不仅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甚至成为东京奥运会的“隐忧”。
韩国气象厅于8月1日发布的数据表明,首都首尔当天气温一度达到39.6摄氏度,刷新了自1907年当地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最高值。
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8月3日和4日西班牙西南部以及葡萄牙南部和东南部气温高达47摄氏度,创国内历史最高温纪录。葡国内有26个地区8月4日的最高气温刷新历史极值,该国共有11个大区处于最高级别红色预警状态,首都里斯本4日最高气温为44摄氏度。
此外,意大利中部、北部也发布了高温红色警报,瑞士创下历史性高温,达到30摄氏度,路面温度可能达到50—55摄氏度。位于北极圈内的挪威班纳克7月30日观测到32摄氏度的罕见高温。英国部分地区今夏以来持续高温干旱,甚至创下半个世纪以来最干旱夏天的纪录。
在北美地区,加拿大魁北克省7月初遭遇几十年罕见的连续高温,持续的高温天气已致70人死亡。
中国各地也是高温不断,根据中央气象台预计,从8月9日起至8月14日,黄淮、江淮、江汉、江南等地高温不退,局部地区最高气温将达37~39℃。
面对如此“火热”的地球,我们能怎么办?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对于国家做出了明确的要求。
1.工业化国家。这些国家答应要以1990年的排放量为基础进行削减。承担削减排放温室气体的义务。如果不能完成削减任务,可以从其他国家购买排放指标。美国是唯一一个没有签署《京都议定书》的工业化国家。
2.发达国家。这些国家不承担具体削减义务,但承担为发展中国家进行资金、技术援助的义务。
3.发展中国家。不承担削减义务,以免影响经济发展,可以接受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援助,但不得出卖排放指标。
对于中国来说,中国将应对气候变化当成打造创新型大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基于,推进国内节能减排、环保产业的发展。据资料显示,2013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机装机容量占全球24%,人工林保存面积居世界第一;2014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分别下降29.9%和33.8%。
2015年6月,中国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提交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文件,提出了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等目标。这不仅是中国作为公约缔约方的规定动作,也是为实现公约目标所能做出的最大努力。
习近平主席的发言“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就是对中国行动的完美诠释。
而我们每一个人作为地球上人类的一分子,尽管能做的很少很少,但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们都可以做得更好。
我们可以通过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拯救更多地球上的人类和动物的生命。
假使我们每次离开房间都记得关灯的话,所有在北极圈的动物们将有更好的未来。
假使我们能把家中其中一只电灯泡换成荧光灯,就等同于路减少了一百万辆汽车排放的废气。
假使我们能够把家里的暖气调低一点,就能减缓海象家园的温度上升。
假使我们洗澡的时候能少用两分钟时间,那么一年下来,这些被节约下来的水就足够用来贮满整个游泳池。
假使我们购买新鲜食物而不是冷冻速食类,我们就可以省下更多的能源,还能拯救更多动物。
假使我们能找出一种消耗少的可再生能源,我们就可以用这种能源改变世界,挽救气候变暖的影响。
北极熊作为一类善于游泳的动物,却因为找不到一块合适的可以栖息的浮冰而活活累死;有的北极熊踏上了没有冰川的陆地,靠寻找人类垃圾维生;甚至在找不到合适食物的情况下,只能选择同类相食。
我们不曾亲眼见过这样的惨剧,但是可以预见的是,在全球气候环境不断恶化的情况系,人类也将面临危机。
地球经历过五次物种大灭绝,它远比我们想想中的要古老的多。面对危机的不是地球,恰恰是现在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和其他的物种。我们所做的一切努力,保护环境,改善气候都不是为了保护地球,而是为了我们自己。
人类行为导致了地球气候的变化,让地球上的生灵面临危机,而可笑的是命运却只能把拯救地球生命的任务交给人类。地球上所有生灵的目光都聚焦在了人类的身上,寄希望于人类能挽救这场危机。
人工智能对抗全球气候变暖
迄今为止,科学家始终无法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但是退而求其次,至少应该想尽办法努力抑制排放量的增长,不可听天由命任凭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科技正在各方各面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全球气候问题,一直是科学家担心的问题,而科技巨头微软正在部署人工智能来保护我们的星球。微软公司总裁兼首席法律顾问布拉德·史密斯(BradSmith)在去年的12月11日宣布,公司将在未来5年内投入5000万美元用于地球人工智能计划,以“监测,建模和管理地球的自然系统”。这可能产生新的人工智能应用,使科学家,企业甚至农民更好地保护环境。
这项投资是微软扩大其环境政策的一部分,其中围绕着民主化AI概念,以便科学家和企业所有者可以轻松利用该技术分析气候数据,并提供信息帮助我们采取战略行动。
史密斯在声明中建议,人工智能可以很快用于收集和分析有关能源消耗和天气模式的数据,以节约电力,减少农业用水的不必要用量。
公告中也明确指出:人工智能可以训练将地面,天空或太空中的传感器的原始数据归类为人类和计算机都能理解的类别。从根本上说,人工智能可以加速我们观察环境系统及其在全球范围内如何变化的能力,将数据转化为有用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应用于采取具体措施来更好地管理自然资源。
雷德蒙德公司的地球人工智能计划于今年中旬推出,投入资金200万美元。该计划会向大学,公司和非政府组织授予赠款,使他们可以免费使用微软的人工智能技术,包括Azure云服务和测绘工具。而专注于农业,水,生物多样性和气候变化的组织同样有资格获得这些资助,旨在加速可持续性研究。
微软总裁布拉德·史密斯说:“我们认为,我们需要紧迫感,解决地球气候问题。如果你看过去的200年,一系列的工业革命已经从根本上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水平,但是这对地球却是一个代价。”
地球人工智能计划的发展将分三步进行:首先,微软将授予全球研究人员更多种子资助,用于设计和测试新的人工智能应用。然后,公司将确定最有希望的应用程序,并以更大的投资来扩大规模。最后,微软将把最有用的应用程序纳入他们可以提供给气候科学家和可持续发展项目参与者的服务中。
这些新的服务和工具不仅可以帮助那些地球保护主义者快速理解我们所收集并不断积累的大量气候数据,还可以帮助企业乃至农民来控制他们对环境的影响。
“我们面临解决全球气候问题的紧急行动的集体需求。”史密斯在公告中说,“当我们思考我们今天面临的环境问题时,科学告诉我们许多是以前工业革命的产物。我们不仅要技术前进,还要用这个时代的技术来清理过去,创造美好的未来。”
我们期待更多更好的科技服务于人类,希望人工智能在将来能够大放异彩,造福人类!